【神经类】|评估六种血浆生物标志物在中国大型队列中对阿尔茨海默病及其他神经退行性痴呆的诊断性能

发布时间: 发布人:宇测生物市场部 阅读次数:
Evaluating the diagnostic performance of six plasma biomarkers for Alzheimer's disease and other neurodegenerative dementias in a large Chinese cohort


【亮点】:
由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沈璐教授团队在《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IF=7.9)上发表血浆生物标志物对中国阿尔茨海默病和其他神经退行性痴呆疾病诊断性能的研究。

1. 基于超灵敏单分子免疫检测技术;
2. 在大型中国队列(包括668人)中测量了6种血浆生物标志物(p-tau217、p-tau181、p-tau231、α-syn、GFAP和NfL)水平;
3. 诊断性能:血浆p-tau217、p-tau231、p-tau181、GFAP和α-syn诊断aMCI/AD的AUC分别为0.95、0.93、0.82、0.79和0.77,p-tau217是AD诊断性能最高的生物标志物;
4. 鉴别诊断:血浆p-tau217、p-tau231和p-tau181分别是AD与PSP、FTD和DLB的最佳鉴别诊断指标(AUC分别为0.84、0.81和0.83);
5. 六种生物标志物联检对aMCI/AD诊断的AUC为0.96,鉴别诊断aMCI/AD与PSP、FTD和DLB的AUC分别为0.88、0.86和0.85。


【摘要】:
背景——种族差异和检测方法的不同可能导致痴呆诊断生物标志物的差异,很少有比较研究在中国人群中对阿尔茨海默病(AD)和其他神经退行性痴呆疾病的6种血浆生物标志物进行评估。
方法——对668名参与者进行了横断面队列研究,其中包括245名Aβ阳性的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aMCI)或AD患者、67名额颞叶痴呆(FTD)患者、100名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患者、72名路易体痴呆(DLB)患者和184名健康对照者。此外,还对19名aMCI和30名AD患者进行了平均为期一年的纵向跟踪。采用新型单分子免疫检测,同时对血浆生物标志物p-tau181、p-tau217、p-tau231、NfL、GFAP和α-syn进行了测量。同时还检测了脑脊液中的Aβ42和p-tau181水平、淀粉样蛋白PET和结构性核磁共振成像。
结果——血浆p-tau217和p-tau231对aMCI/AD诊断效果最好(AUC分别为0.95和0.93),而血浆p-tau217、p-tau231和p-tau181则是AD与PSP、FTD和DLB的最佳鉴别诊断指标(AUC分别为0.84、0.81和0.83)。α-syn是PSP变异型和行为变异型FTD亚型的最佳生物标志物(AUC分别为0.81和0.74)。其中,血浆p-tau217、p-tau231、GFAP和α-syn与CSF Aβ42/40呈负相关,而血浆p-tau217和GFAP与CSF p-tau181呈正相关。此外,血浆p-tau181、p-tau217和GFAP与颞叶体积相关,而p-tau231和GFAP与额叶体积相关。纵向分析表明,p-tau181越高,认知能力的下降可能性越大。
结论——本研究通过新型单分子免疫检测方法验证了血液生物标志物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实用性。通过多种生物标志物的临床性能研究,发现血浆p-tau217是AD诊断性能最高的生物标志物,p-tau在AD与其他痴呆的鉴别诊断中准确性高,GFAP与AD病理的多个方面、额叶和颞叶体积相关,而p-tau181能反映AD患者的动态认知衰退。

流量统计代码